一、选择题(单选 10 个,1 个 0.5 分,多选 5 个,1 个 1 分。共 10 分) 1.法国科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是下列哪个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一个四肢不健全的人在某一方面存在缺陷,必定在另一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这说 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 3.我国最早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4.编写教材,教学评估和考题命题的依据是( )。 A.教学计划 B.课程计划 C.评价标准 D.课程标准 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 C.逻辑过程 D.认识过程 6.在案例中,学生会优先知觉教室中有趣的图画,这体现了知觉的( )。 A.恒常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 7.“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动机冲突中的(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8.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 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 9.埃里克森人格发展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由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 的发展危机,比如 12-18 岁阶段面临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0.奥苏伯尔他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 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 )的教学策略。 A.意义学习 B.掌握学习 C.先行组织者 D.程序教学 1 报名专线:0631-5302677 11.班主任王老师在教室后面堆放清洁工具的角落旁边设置了一特殊座位,凡是班上 调皮和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就安排在特殊座位上听课学习,王老师这一做法( ) 。 A.是变相体罚学生的错误做法 B.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有效手段 C.是既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又履行了教学管理权的有效方法 D.侵犯了学生的人格权 12.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 )。 A.自主学习 B.发现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13.陶冶是通过创造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人格感化 B.环境陶冶 C.艺术陶冶 D.座右铭 14.小明同学表现为兴奋、易激动、以奔放不羁为特征;小刚同学则表现为胆小、脆 弱、消极、防御等品质,下面对两位同学气质类型及其教育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小明更多的是胆汁质,小刚更多的是抑郁质 B.小明同学犯错误时,可以严厉批评,以触动其思想,但不可激怒他 C.对小明同学要多表扬,多鼓励,关怀体贴、柔和细致 D.小刚同学犯错误时,一般不要公开批评指责,平时注意多引导其参加集体活动, 以增强其自信 1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新生儿视力逐渐发展 B.望梅止渴 C.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D.了解低碳生活并付诸行动 二、填空题(请在卷面相应位置作答,本题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6.规范教育学的形成是以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的出版为标志。 17.我国教师的身份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18.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________________、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 查知识。 19.将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_。 20.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最高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 21.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 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教学策略。 22.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 2 报名专线:0631-5302677 响,_________________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 23.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________________、元认知监控三种成分构成。 24. 按 照 布 鲁 姆 的 认 知 教 学 目 标 分 类 , 代 表 着 最 高 水 平 的 认 知 学 习 目 标 是 ________________。 25.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面向全体、承认差异的原则、发展与预防相 结合的原则、________________、学生主体性原则。 3 报名专线:0631-5302677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一) 第二部分 化学学科专业知识(7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2 题,每题 2 分,共 44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O 和 18O 互为同位素 B.漂粉精、液氯、干冰均为混合物 C.稀硫酸、氨水均为电解质 D.溶于水能电离出 H+的物质一定是酸 2.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丙烯的分子式为:CH3CH=CH2 B.H2O2 的电子式为 C.S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D.苯的比例模型为: 3.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 N(NO2)3(如下图所示)。已知该分子中 N-N-N 键角都是 108.1°,下列有关 N(NO2)3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 N、O 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 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15.2g 该物质含有 6.02×1022 个原子 4.下列化学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过氧化钠用作缺氧场所的供氧剂 B.热的纯碱溶液常用作物品表面污油洗涤剂 C.漂白粉被用于疫区的环境消毒 D.铝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 5.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 ②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反应中均为硫元素被氧化 1 报名专线:0631-5302677 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C.氧化性:MnO - 2﹥SO42-﹥IO3 ﹥I2 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 I2 时转移电子数比为 1∶5 6.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Na2O2 与 H2O 反应制备 O2:Na2O2+H2O=2Na++2OH-+O2↑ B.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 CaCO3 反应:CaCO3+2H+=Ca2++H2O+CO2↑ C.向 NaA1O - 2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2A1O2 +CO2+3H2O=2Al(OH)3↓ D.用 FeCl3 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2Fe3+=Cu2++2Fe2+ 7.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含有大量 S2-的溶液:Na+、ClO-、Cl-、CO32- B.含有大量 A13+的溶液:K+、Na+、AlO - 2 、SO42- C.水电离产生 c(H+)=1×10-12mol/L 的溶液:Mg2+、SO - 42-、NO3 、Cl- D.能使 pH 试纸变红的溶液:NH + - - 4 、Na+、NO3 、HCO3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浓氨水中滴加 FeCl3 饱和溶液可制得 Fe(OH)3 胶体 B.CH3COONa 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 c(CH3COO-)增大 C.Ca(HCO3)2 溶液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可得到 Ca(OH)2 D.25℃时 Cu(OH)2 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 Cu(NO3)2 溶液中的溶解度 9.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砹化银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B.硫酸镭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C.硒化氢是无色、有毒、比硫化氢稳定的气体 D.锗单质是一种优良的半导体材料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为△H=-890.3kJ·mol-1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CH4(g)+2O2(g)=CO(g)+2H2O(g) △H=-890.3kJ·mol-1 B.已知 H2O(1)=H2O(g) △H=+44kJ·mol-1,则 2gH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多释放 22kJ 的能量 C.常温下,反应 C(s)+CO2(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0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相同 11.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 H2O 和 CO2 转化为 O2 和燃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2 报名专线:0631-5302677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该装置工作时,H+从 b 极区向 a 极区迁移 C.每生成 1molO2,有 44gCO2 被还原 D.a 电极的反应为 3CO2+18H+-18e-=C3H8O+5H2O 12.80℃时,2L 密闭容器中充入 0.4 mol N2O4 ,发生反应:N2O4(g)
教师招聘考试化学试卷一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招教加油站网友 于 2024-02-2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