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名词解释 1.艺术:艺术是一种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具有形 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 影、曲艺等。 2.艺术鉴赏: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 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3.艺术流派: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地域或历史时期内,一批思想观念、艺术主张、 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艺术流派是在有一定艺术影 响力的艺术氛围内形成的艺术家的创作群体。 4.教案:又称课时计划,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 5.实用艺术:所谓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 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 6.综合艺术: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综合艺术吸取 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特长,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它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 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会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7.艺术思潮:艺术思潮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 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8.审美直觉:审美直觉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 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切,聚精会神地观赏 它,将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 9.隶变: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我们把这一书体发展蜕变的景象及其内在的规 律称为“隶变”。 10.审美感知:审美感知是审美主体调动相应的感觉器官对以具体形态存在的艺术作品 实现感性掌握。审美感知的敏锐、细腻、丰富,为艺术鉴赏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必要的基 础。 11.美术媒材: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黏土、画布、电影胶片、录 像带、木材和塑胶等。 12.题材:文艺作品内容的构成之一。即作品所描写的、体现一定创作意图的社会、历 史的生活事件或现象。 13.绘画:绘画是运用点、线、色彩、明暗、透视、构图等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图像, 反映现实和表达审美感受、思想感情的艺术。 14.写生:中国画传统的术语,将描写花、木、鸟、兽等生物的绘画称为写生,如五代 黄筌《写生珍禽图》。在现代通常的绘画用语中,凡是直接以实物、实景为对象进行的描写, 统称为写生。 15.临摹:是指按照一定的绘画程序,不需要学生的创意而完成美术作品的教学。 16.造型表现手段:是造型艺术中创造艺术形象的手法和手段。如绘画借助于色彩、明 暗、线条、解剖和透视;雕塑借助于体积和结构等。 17.构图:造型艺术术语,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它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 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18.黄金分割:亦称黄金律、黄金比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 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 1:0.618 或 0.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 0. 618。 19.空间感:在绘画中,依照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的原理,描绘出物体之间的远近、层 次、穿插等关系,使之在平面的绘画上传达出有深度的立体的空间感觉。 20.二度空间:绘画术语。指由长度(左右)和高度(上下)两个因素组成的平面空间。 在绘画中为了真实的再现物象,往往借助透视、明暗等造型手段,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造成 纵深的感觉和物象的立体效果,即以二度空间造成自然对象那种三度空间的幻觉。 21.形式感:在美术中,指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物质外观以及结构关系所形成的整体特征。 22.藏书票:将图案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 为藏书的标志,称之为藏书票,一般认为,藏书票是 15 世纪德国藏书家发明的。 23.立体表现法:控制明暗的逐渐变化以创造实体形式的错觉效果,使物体有三度空间 的特质。属于人物画表现方法的一种。 24.质感: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在作品中表现出各种物体所具 有的特质,如丝绸、肌肤、水、石等物的轻重、软硬、糙滑等各个不同的质地特征,给予人 们以真实感和美感。 25.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 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 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26.明暗:绘画术语。是指画中物体受光、背光和反光部分的明暗度变化以及对这种变 化的表现方法。依照明暗层次来描绘物象,一直是绘画的基本方法。 27.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 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的作用。 28.补色对比:指色轮中成 180 度相对两色的对比,是色彩对比中最强烈的一种对比关 系。如黄——紫、橙——蓝、红——绿。 29.环境色:光线、环境以及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色彩,称为环境色。 30.冷色:蓝、蓝绿、蓝紫,使人联想到冰雪、大海,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人们把这 类颜色称为冷色。 31.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一部分,书籍装帧要对封面、书脊、封底进行整体的 设计。 32.色彩:色彩可以分成两个大类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无彩色系是指白色、黑色和由 白色黑色调和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彩色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 33.色相:色彩可呈现出来的质的面貌。自然界中各个不同的色相是无限丰富的,如紫 红、银灰、橙黄等。 34.色性:色彩的属性。色彩基本分为暖色(也称热色)和冷色(也称寒色)两类。红、 橙、黄为暖色,给人以热烈、温暖、外张的感觉;绿、青、蓝、紫为冷色,给人以寒冷、沉 静、内缩的感觉。 35.建筑艺术: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与各门相关艺术的综合,同自然环 境的关系等发挥审美功能的一种广义的造型艺术。 36.色调:亦称调子。在一定的色相和明度的光源色的照射下,物体表面笼罩在一种统 一的色彩倾向和色彩氛围之中,这种统一的氛围就是色调。 37.同类色:有深浅不同的变化但是属于同一色相的颜色叫做同类色,比如淡黄、柠檬 黄、中黄、土黄等都是同类色。 38.对比:在造型的各种因素(线型、体量、空间、质地、色彩)中,把同一因素中有 差别程度的部分组织在一起,产生对照和比较,称之为对比。 39.色彩的对比:指两个以上的色彩,以空间和时间关系为比较,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 时,他们的相互关系就是色彩的对比。分为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 40.色彩构成:将色彩按照一定的关系原则去组合,创作出合适的、需要的美好色彩, 这种创作过程称为色彩构成。 41.色彩的渐变:在色彩的构成中,将色相、明度、纯度和一定的色形状色面积等,以 一定的等差级数或等比级数的变化,即可以构成色彩的渐变。 42.比例:造型各部分之间的尺寸关系。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整体的纵 向与横向之间等互相之间尺寸、数量间的变化对照,都存在着比例。 43.透视:绘画法理论术语。即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 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绘画方法。透视有三种: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斜角透视。 44,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这种透视有整齐、 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45.成角透视:如果物体的一个角与画相对,这种透视称成角透视。 46.空气透视法:空气透视法是借助空气对视觉产生的阻隔作用,从而表现绘画中空间 感的方法。它主要借助于近实远虚的透视现象表现物体的空间感。其特点是产生形的虚实变 化、色调的深浅变化、形的平面变化以及繁简变化。 47.双钩:中国画技法名。用线条钩描物象的轮廓,通称“勾勒”,因基本上是用左右或 上下两笔钩描合拢,故亦称“双钩”。大部分用于工笔花鸟画。 48.工笔:亦称“细笔”,与“写意”对称,是中国画技法名,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 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清代沈铨的花鸟走兽画等。 49.写意画:是指运笔粗放的画法,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不拘泥于形似,着重描绘物 象意态神韵和抒发艺术家胸襟的中国画。 50.水墨山水画: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唐代大诗人王维为其奠定了基础,不用 色彩,而以墨的浓淡、干湿表现峰峦山石的景色,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51.青绿山水画:青绿是指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和石绿。用这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 用笔工整、细笔重彩、色彩浓烈、富有生气,称作“青绿山水”。其中又分大青绿、小青绿。 前者钩而不皴,以赋色为主;后者在水墨皴染基础上再赋色,色调清丽明亮。 52.速写:是以简单而迅速的笔调表现一种动态的形象图画,即在短时间内用简练的线 条扼要的画出对象的形体动作和神态。它的目的是记录生活,为创作积累材料,培养敏锐的 观察力及迅速描绘对象的能力。 53.水粉画:用水调和粉质颜料描绘出来的图画。水粉颜色一般不透明,有较强的覆盖 能力,可进行深入细致的刻画。运用得当,能兼具油画的浑厚和水彩画的明快这二者的艺术 效果。 54.笔触:指作画过程中画笔接触画面时所留下的痕迹。笔触虽为一种技术因素,但也 能传达出画者的艺术个性和修养,因而也是画家艺术风格的一个组成部分。 55.帛画:中国古代画种,因画在帛上而得名。帛是一种质地为白色的丝织品,在其上 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约兴起于战国时期,至西 汉发展到高峰。 56.中国画:简称“国画”。指在中国民族的土壤上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界美术 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的中国民族绘画。它使用毛笔、墨以及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 素上作画。讲求“形神兼备” “气韵生动”,还在画面上题写诗文、加盖印章,将诗文、书法、 篆刻融为一体。 57.丹青:我国古代绘

pdf文档 【各地通用】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考试题库-名词解释200道(含答案解析)

题库练习 > 美术招教练习 > 招教题库 > 文档预览
资料共12 售价:5 0 下载 268 浏览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各地通用】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考试题库-名词解释200道(含答案解析) 第 1 页 【各地通用】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考试题库-名词解释200道(含答案解析) 第 2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
本文档由 猛虎 于 2023-12-20上传分享
相关精品文档
  •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考卷二 第一部分 教学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用 2B 铅笔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本题 15 小题,每小题 0.5 分,共 7.5 分) 1...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28 页 | 1.02 MB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三) 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共计:8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r 基态价电子排布式...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1 页 | 883.51 KB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二) 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共计:8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白磷有毒,如果不慎将白磷沾到皮肤上,可以用稀的硫酸铜溶液冲洗来解毒,...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1 页 | 971.72 KB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一) 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共计:8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2 页 | 771.36 K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40 页 | 2.16 M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0 页 | 477.25 K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道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 SO 漂白过的草帽日久会变色 2 B.用天燃气代替...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9 页 | 478.39 K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道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 10 的氧原子: B.Mg2+的结构示意图: C.硫化钠的电子式: D.甲酸甲...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8 页 | 494.58 KB
  • -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所给的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共 20 小题,每小题 0.5 分,共 10 分) 1.教育科学有诸多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教育...
    初中历史专业     3.0 分 22 页 | 1.26 MB
  • -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所给的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共 20 小题,每小题 0.5 分,共 10 分) 1.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 A.教师和学生 B.教师和教材 ...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22 页 | 892.14 KB
  • -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所给的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共 20 小题,每小题 0.5 分, 共 10 分) 1.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8 页 | 983.51 KB
  •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本题 10 小题,每小题 0.5 分,共 5 分) 1.我国的学校形成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9 页 | 1.04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