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江苏无锡教师统考《公共知识》(精编)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六>》中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应立德树人,增强受教育者的( ),提高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 A、伦理道德感 B、民族自豪感 C、社会责任感 D、个人自尊心 2 墨翟和孔子并成为显学,以下关于墨家说法正确的是( )。 A、坚持“兼爱”与“非攻” B、因材施教 C、课内外相结合 D、“贤人”与“君子”作为培养目标 3 有经验的教师在复习原有知识基础上导入新课,从知识迁移来看,这是( )的迁移。 A、水平迁移 B、结构迁移 C、行为迁移 D、顺向迁移 4 “聪明早慧”与“大器晚成”,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5 “正确的教育观念,一定的研究能力”,体现了教师的( )素养。 A、学科专业素养 B、文化素养 C、教育专业素养 D、人格素养 6 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激励,当学生得到这些关注和激励后,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这一行为被称为( )效应。 A、扇贝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南风效应 D、巴纳姆效应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 7 “爱”与“仁慈”是贯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 ) 8 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是反思能力。( ) 9 主题班会是班级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被列入国家课程计划,与必须课程同等重要。( ) 10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一种根本动因,这有观点属于内法 论的观点。( ) 11 学生从无民事行为能力到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有监护的责任。( ) 12 有的学生趋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能应对紧急情况,这类型的人属于场依存性占优势。( ) 13 新信息对已有信息的抑制现象称为前摄抑制。( ) 14 国家对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总体要求称为教育目标。( ) 三、分析题。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一) 有位学生不受教师关注,同学也不喜欢他。课堂上经常讲话,做小动作。坐窗边时,喜欢把窗帘打开又合上,合 上又打开。教师发脾气,他反倒做鬼脸,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15 (1)请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该生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2)任课教师可采用哪些措施以满足该生的心理需要? (二) 以下是某班主任为一位学生写的期末评语。 该生品行良好,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关心集体;学习努力,态度端正,作业认真,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吃苦 耐劳,积极锻炼,兴趣广泛。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明确目标,扬长避短,再接再厉。 16 (1)该评语在撰写上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2)班主任撰写学生评语应注意什么? (三) 学校要求教师以“资源利用与效果呈现”为主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甲:我按教材内容推进教学,达到预定目标,教学效果好。 乙: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生参加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好。 丙:我基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指导学生学习,教学效果好。 17 (1)请综合上述教师的反思内容,谈谈你对教学资源理解。 (2)如何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效果? 四、论述题。回答下列问题。 18 “有教无类”、“全纳教育”和“平民教育”共同反映了何种教育观念?作为教师,请你联系实际,从认识和 行为两个方面谈谈在教学工作中如何体现这种观念? 2016年3月江苏无锡教师统考《公共知识》(精编)(答案) 1、C 2、A 3、D 4、D 5、C 6、B 7、B 8、A 9、A 10、A 11、B 12、A 13、B 14、B 15、参见解析 16、参见解析 17、参见解析 18、参见解析 2016年3月江苏无锡教师统考《公共知识》(精编)(解析) 1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六条规定:“教育应当坚持 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 本题考查的是墨家的思想。墨家的主要思想是: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 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A项 正确。 B项:因材施教是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首创的一个经典教育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思想是对不同的受 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强调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课内外相结合,是《学记》中藏息相辅的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孔子将“贤人”与“君子”作为培养目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 习的影响是顺向迁移。题干中教师在复习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课,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 响,属于顺向迁移。D项正确。 A项: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是处于同一抽 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指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先行 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于1963年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这一理论认为,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 在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 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没有这种表述。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4 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 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 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 表现方式上的差异。“聪明早慧”、“大器晚成”都是因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导致的。D项正确。 A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具体表现: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 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 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 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 间。如身患重病或有残缺的人,如果他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得到发展。与题干 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5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 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题干中表述的这句话,体现的是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C项正确。 A项:学科专业素养包括:(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 学科体系。(3)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与题干不符, 排除。 B项:文化素养包括:(1)政治理论修养。(2)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人格素养是教师要有健康的人格。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6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期待。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 塔尔效应。即教师对学生寄以期待,学生就会发生相应于这种期待的效应。教师对学生关注激励,都 是教师对学生有所期待,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期待之后就会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这就是罗森塔尔效 应。B项正确。 A项:在固定时隔强化程式中,个体的行为效率呈现出扇贝形曲线的变化趋势,这种现象称为扇贝效 应。扇贝效应启发我们:根据奖励强化的固定时间形成工作高峰、低峰,对策是变化奖励的品种、时 间,从而形成间隔奖励。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南风效应也叫做"温暖"法则,它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这则寓言。它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 寒。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南风法则要求管理者要尊重和关心下属,时刻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多 注意解决下属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下属真正感受到管理者给予的温暖。这样,下属出于感激就 会更加努力积极地为企业工作,维护企业利益。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巴纳姆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 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 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7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与灵魂是爱与责任。 故表述错误。 8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自我教育能力。教师的反思主要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动的反思,它是教 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过程,是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 故表述正确。 9 本题考查的是主题班会。主题班会作为

pdf文档 2016年3月江苏无锡教师统考《公共知识》(精编)

考试真题 > 教育理论真题 > 江苏地区 > 文档预览
资料共8 售价:5 0 下载 36 浏览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16年3月江苏无锡教师统考《公共知识》(精编) 第 1 页 2016年3月江苏无锡教师统考《公共知识》(精编) 第 2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
本文档由 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于 2023-12-24上传分享
相关精品文档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 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43 页 | 2.01 MB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 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31 页 | 943.74 KB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氧化物与“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有关 B.为提高作物的养分,可以将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C...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32 页 | 1.12 M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课程内容一 级主题的是( )。 A.物质构成的奥秘 B.化学与社会发展 ...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35 页 | 2.88 M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指向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是( )。 A.判断 B.遵守 C.树立 D.模仿操作 2.下列不属于我国义务教...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33 页 | 1.73 MB
  •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考卷二 第一部分 教学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用 2B 铅笔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本题 15 小题,每小题 0.5 分,共 7.5 分) 1...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28 页 | 1.02 MB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三) 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共计:8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r 基态价电子排布式...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1 页 | 883.51 KB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二) 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共计:8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白磷有毒,如果不慎将白磷沾到皮肤上,可以用稀的硫酸铜溶液冲洗来解毒,...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1 页 | 971.72 KB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一) 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共计:8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2 页 | 771.36 K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40 页 | 2.16 M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0 页 | 477.25 K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道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 SO 漂白过的草帽日久会变色 2 B.用天燃气代替...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9 页 | 478.39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