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知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 2 没有记忆,其他心理活动都无法进行,人的学习就是靠记忆来实现的。( ) 3 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新异性。( ) 4 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变式。( ) 5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 ) 6 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 的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 ) 7 惩罚造成意义障碍,所以,对学生不宜采用惩罚的方式进行教育。( ) 8 小学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高中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 9 我国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 ) 10 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具有主体性、示范性特 点。(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1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雄辩术原理》 12 “人逢喜事精神爽”是( )的表现。 A、心境 B、美感 C、激情 D、应激 13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喻示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14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我国教育家( )提倡恪守的当好教师的信条。 A、徐特立 B、叶圣陶 C、鲁迅 D、陶行知 15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说的是学校要充分运用( )的教育方法。 A、陶冶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16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 )提出的。 A、埃里克森 B、维果斯基 C、巴班斯基 D、苏霍姆林斯基 17 遗忘原因的干扰学说认为,遗忘是由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产生的抑制造成的。根据这一学说,识 记一篇文章,最难记住的部分是( )。 A、开头部分 B、结尾部分 C、中间部分 D、开头和结尾部分 18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 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 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 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A、遗产决定论的观点 B、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19 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服教育 C、影视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20 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措施有( )。 ①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②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④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知识》(解 析) 1 本题考查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故表述正确。 2 本题考查感觉的概念。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感觉是一 切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是个体认识世界的开端。没有感觉,其他心理活动都无法进行。 故表述错误。 3 本题考查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包括 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对比和刺激物的运动变化。新异性是指新颖的、异乎寻常的刺激物容易成为 无意注意的对象,比如穿着奇装异服容易吸引注意。对比是指某一种刺激物在强度、距离、大小、形 状、颜色、声音等方面与周围其他事物具有显著差异,形成强烈对比,就容易引起无意注意。题干中 用红笔批改作业,利用的是刺激物的对比性。 故表述错误。 4 本题考查变式的概念。变式指概念的正例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 (本质)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非本质)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 故表述正确。 5 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指出:(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3)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 性,而非学生无条件服从教师的指挥。 故表述错误。 6 本题考查罗森塔尔效应的概念。教师的期待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 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即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 故表述正确。 7 本题考查对惩罚的理解与应用。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撤销一个 愉悦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反应的过程。惩罚应慎用、少用。这是因为:(1)惩罚是带有一定风险的 手段;(2)惩罚会削弱甚至破坏儿童的自我教育;(3)惩罚易造成意义障碍。惩罚往往使儿童产生 了与成人的对立情绪,即使明知自己错了,也会由于严重的情感障碍而拒绝承认错误,甚至还会从此 一再重犯类似的错误,使错误固守下来而不易纠正。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使用惩 罚,坚持以说服、感化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将两者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故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不宜轻易使用惩罚的方式进行教育。 故表述正确。 8 本题考查新课程结构。根据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计划,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 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故表述错误。 9 本题考查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目标强调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相当于传统的“双基”教学。过程与方法 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 观。 故表述正确。 10 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 广延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 果的群体性。其中,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示范性指教 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 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故表述正确。 11 本题考查《学记》的地位。《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 的论著。B项正确。 A项:《论语》是记载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弟子的言论的专著。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 部研究教学法的书。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2 本题考查情绪与情感的类型。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 情和应激三种。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状态可以持续较长时 间,是心境的体现。A项正确。 B项:美感属于情感的分类,指的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来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时所产生的情 感体验。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 的事件引起的。例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人在遇到危险而又紧张的情 景时,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迅速做出选择,采取有效行动。此时人的 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应激状态。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3 本题考查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 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启发诱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 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体现的就是启发性教学原则。C项正 确。 A项:巩固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 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 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 最佳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教学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 时

pdf文档 202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知识》

考试真题 > 教育理论真题 > 江苏地区 > 文档预览
资料共7 售价:4 0 下载 245 浏览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知识》 第 1 页 202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知识》 第 2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
本文档由 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于 2023-12-24上传分享
相关精品文档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 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43 页 | 2.01 MB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 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31 页 | 943.74 KB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氧化物与“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有关 B.为提高作物的养分,可以将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C...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32 页 | 1.12 M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课程内容一 级主题的是( )。 A.物质构成的奥秘 B.化学与社会发展 ...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35 页 | 2.88 M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指向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是( )。 A.判断 B.遵守 C.树立 D.模仿操作 2.下列不属于我国义务教...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33 页 | 1.73 MB
  •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考卷二 第一部分 教学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用 2B 铅笔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本题 15 小题,每小题 0.5 分,共 7.5 分) 1...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28 页 | 1.02 MB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三) 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共计:8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r 基态价电子排布式...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1 页 | 883.51 KB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二) 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共计:8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白磷有毒,如果不慎将白磷沾到皮肤上,可以用稀的硫酸铜溶液冲洗来解毒,...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1 页 | 971.72 KB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一) 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共计:8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2 页 | 771.36 K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40 页 | 2.16 M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0 页 | 477.25 K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道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 SO 漂白过的草帽日久会变色 2 B.用天燃气代替...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9 页 | 478.39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