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 9 题,每题 2 分,共 18 分) 1.【答案】C 【解析】A 选项,“埠”应读“bù”;B 选项,“蔫”应渎“niān”;D 选项,“坍陷” 中的“坍”应读“tān”,坍圮(tān pǐ)坍塌,坍陷,坍方。 故本题选 C。 【拓展】安土重迁:意思是留恋故土,不愿轻易迁移。指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 易搬迁,形容留恋故乡。 大放厥词:原指极力铺陈词藻,现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 蔫头耷脑:形容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的样子。 年高德劭:年纪大,品德好。 栖栖(xī):不安定的样子。 遽然:突然;经常考“惶遽”:惊慌。 2.【答案】C 【解析】C 项中应为“意气相投”。 【拓展】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高大, 奂:文采鲜明) 意气相投:意思是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征稿启事/寻人启事 3.【答案】B 【解析】 遏制:重在“制”,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制敌人或某种 力量。 遏止:重在“止”,使“停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 重大事件。 回报,报答。 汇报,综合材料向上级或群众报告。 “变易”与“变异”:二者都与变化有关,但所指的对象不同。 变易:指改变,变化。如:这里的情况并无多大变易。 变异:指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点、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 现出来的差异。如:物种变异。 4.【答案】C 【解析】 C 项,“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A 项,“别无二致”:没有两样;没有区别。但语境中只有“一场”茶话会。 B 项,“等量齐观”: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 1 物同等看待。而语境中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了,没有量的差别 了。且“等量齐观”一般用在否定句当中。 【拓展】区别: 同日而语: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比较。结合刮目相看记忆。 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强调“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一概而论:不加区别地用一个标准来看待。后世常用此比喻对问题不做具体分析,笼统 地看成一个样子。 D 项,“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 到灾难。语境不当。 5.【答案】C 【解析】 A 项,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将“推进”改为“造成”,改为:近几年,国产奶粉 的质量问题频发,从客观上推进了我国消费者对“洋奶粉”的依赖心理,使得“洋奶粉”格 外受宠。 B 项,主语残缺,将“望着”去掉,改为: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 挡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D 项,格式混乱,“之所以……的原因”可改为“……的原因”或“之所以……”,句 子改为:中学生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情感丰富细腻,人物形象栩栩 如生,而且叙述方式自由活泼。 故本题选 C。 6.【答案】D 【解析】首先 1 和 6 中都有趣味,应放在一起,因而表示总结,应该放在后面,6 中的 是将表示前面应有一个主语,因此为前 1 后 6;5 中的它表示前面有个说明的对象,且句子 中有审美和实践两个词,正和 5 中的审美和现实相搭配,因此 5 放在首位;2 和 3 都阐述生 活和自己,应放一起,且应该先说认识再来改造,有递进关系,因此前 3 后 2,4 中的才表示 前面是个条件关系,因此放在 32 后,综上选择 D 选项。 7.【答案】B 【解析】 A 项,陈述语气,所以用句号。 B 项,间接引用结束句末不需要停顿就不加任何标点,“寸金难买寸光阴”后的句号应 删去。 C 项,书名应该加书名号。 D 项,引文中还有引用,里面应该用单引号。 故此题选 B。 8.【答案】C 【解析】“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帘外,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与 2 句子中的初春矛盾。 故本题选 C。 9.【答案】B。 【解析】《敕勒歌》为北朝民歌。 二、文言文阅读(共 18 分) 10.【答案】D 【解析】 A 项,朝廷内外推荐他的上疏有上百份。 B 项,顾宪成天性不凡,聪明过人。 C 项,品评人物。 D 项,等到宪成去世。比:等到。 11.【答案】C 【解析】“同官代之署名”意思是同僚代他签名,“之”作代词,指他,即顾宪成。 C 项,公将驰之:代词,指齐师。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A 项,宾语提前加“之”、“是”复指。有什么简陋的? B 项,动词,到。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 D 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乡 12.【答案】B 【解析】 A 项,①是徐兆魁对他的诬诋;②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是其在学术上的 主张; B 项,①②均表现其品行端正,敢于忤上; C 项,①表现其品行端正,敢于忤上,②借魏忠贤毒焰,一网尽去之 是对“与顾宪成同道 者”的迫害。 D 项,①表明其年少时志向远大 ②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是他帮助别人正名,有 正义感。 13.【答案】C 【解析】“顾宪成后悔”之说是光禄丞吴炯上言为宪成辩白所言,徐兆魁攻击东林党人的 口实也不是顾宪成为李三才说话。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 译文: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朝臣群起为他祈祷,顾宪成不干。同僚代他签名,他自己 拿笔(亲手)去掉。 (2) 译文:当时,坚守道义违背时俗的士大夫,全都退隐山林,闻风响应,以致学舍容纳不 下。 【参考译文】 3 顾宪成,字叔时,江苏无锡人。万历四年(1576)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八年中进士,授职户 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朝臣群起为他祈祷,顾宪成不干。同僚代他签名,他拿笔去 掉。 顾宪成推举前大学士王家屏, 违背了皇上的旨意,被削籍遣送回家。顾宪成被除名后, 名声更加高,朝廷内外推荐他的上疏有上百份,皇上都不回答。到万历三十六年(1608),才 起用为南京光禄少卿,顾宪成尽力辞谢不就位。万历四十年死于家乡。 顾宪成天性不凡,聪明过人,幼年就有志于圣学。被削籍在家后,更加集中精力深入研 究,力主驳斥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的学说。无锡旧有东林书院,是宋代杨时讲学论道 的地方,顾宪成与其弟顾允成倡导修复它,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建。落 成后,顾宪成带领志同道合的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在其中讲学,求 学的人称他为泾阳先生。当时,抱有远大志向而又不合时宜、无法施展才华的士大夫,大多 退处于山野林下,听到顾宪成办书院的消息后,纷纷响应前来归附,以致学舍容纳不下。顾 宪成曾经说:“在朝廷做官,志向并不在皇上, 在边地做官, 志向不在民生, 居于水边林下, 志向不在世道, 君子是不这样做的。”所以他在讲学之余,常常议论朝政,品评人物。朝中 官员仰慕他的风范,多和他遥相呼应。由此东林党人名声大噪,而忌恨他们的人也多。 等到淮南巡抚李三才被弹劾,顾宪成写信给叶向高、孙丕扬为他恢复名誉。御史吴亮将 它刻在邸抄中,攻击李三才的人大哗。而那时于玉立、黄正宾等人依附其间,颇有轻浮好事 的名声。徐兆魁之徒于是以此为攻击东林党的口实,徐兆魁在奏疏上攻击顾宪成,肆意诋 毁。声称浒墅有条小河,东林党占用其税收作为书院的费用。关使到,东林就以文书招请, 假使关使没有应邀前往,也必定给予丰厚的报酬,讲学所至,仆人随从如云,县令用学馆中 粮食供应,没有二百金办不到,聚会时必定谈论时事,郡邑做事偶然与他们意见不同,必令 郡邑改正;还有接受黄正宾贿赂,这些话没有丝毫根据。光禄丞吴炯上奏为顾宪成一一辩 白,他说:“顾宪成送信救李三才,是有些出格,我曾经责怪他,顾宪成也后悔。现在顾宪 成被诬告,天下将因此以讲学为戒,闭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耗减,不是小事 情啊!”奏疏上后,皇上不予回答。嗣后攻击顾宪成的人没有断绝,等到他死后,还有人攻 击。凡是救李三才的,违背魏忠贤的人, 都被指为东林党人, 没有一天不遭到抨击。凭借魏 忠贤的邪恶势力,将他们一网打尽。杀的杀, 禁的禁, 贤明之士再也见不到了。崇祯登基后, 渐渐有所任用。但朋党势力已经形成, 无耻小人势力大张, 使国家受害, 明代灭亡后才停 止。 三、古诗词(共 13 分) 15.古诗鉴赏(7 分) (1)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 分) 【参考答案】 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 难的忧虑。 4 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 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 ③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虚写,是想象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白马江寒 树影稀”句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之 时的伤感。 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 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从视觉角度当时的离别之景。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4 分) 【参考答案】 ①诗歌首联“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写战乱导致生灵涂炭,“万事非”三 字流露出作者的忧愤之情,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②三、四两句写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亲人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家破人散的孤 寂哀痛之情。 ③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表现了对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 ④尾联“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作者对友

pdf文档 语文教师招聘考试5套全真模拟卷

精品试题 > 中小学通用科目 > 语文学段通用 > 文档预览
资料共82 售价:5 0 下载 203 浏览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语文教师招聘考试5套全真模拟卷 第 1 页 语文教师招聘考试5套全真模拟卷 第 2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
本文档由 招教加油站网友 于 2024-01-11上传分享
相关精品文档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 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43 页 | 2.01 MB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 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31 页 | 943.74 KB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氧化物与“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有关 B.为提高作物的养分,可以将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C...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32 页 | 1.12 M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课程内容一 级主题的是( )。 A.物质构成的奥秘 B.化学与社会发展 ...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35 页 | 2.88 M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指向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是( )。 A.判断 B.遵守 C.树立 D.模仿操作 2.下列不属于我国义务教...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33 页 | 1.73 MB
  •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考卷二 第一部分 教学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用 2B 铅笔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本题 15 小题,每小题 0.5 分,共 7.5 分) 1...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28 页 | 1.02 MB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三) 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共计:8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以下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r 基态价电子排布式...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1 页 | 883.51 KB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二) 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共计:8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白磷有毒,如果不慎将白磷沾到皮肤上,可以用稀的硫酸铜溶液冲洗来解毒,...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1 页 | 971.72 KB
  •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一) 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共计:8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2 页 | 771.36 K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40 页 | 2.16 M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0 页 | 477.25 KB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道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 SO 漂白过的草帽日久会变色 2 B.用天燃气代替...
    初中化学专业     3.0 分 19 页 | 478.39 KB